黃水瘡中藥外洗三方
膿皰瘡(皮膚性病科),腕皰瘡俗稱“黃水瘡”,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化膿性皮膚病。具有接觸傳染和自體接種感染的特性,易在兒童中流行。病原菌主要為凝固梅陽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單獨或混合感染。夏、秋季節(jié)氣溫高、濕度大,皮膚浸漬等,都易使病菌侵入皮膚繁殖,為促發(fā)本病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本文在此介紹三個中醫(yī)外洗方,幫助患者早日康復。
1方
[藥物] 蒲公英30克,地丁30克,黃芩15克,苦參(或黃柏)15克。
[制法] 加水適量煎煮,去渣。
[用法] 洗滌患處。如周身皆有,可將上方藥量加倍,煎水洗滌。每日1-2次。洗后勿用清水或肥皂水再洗。如破漬較甚者,可加用絲瓜葉,搗爛,調(diào)金黃散,外敷患處,每日1次。用于膿皰瘡(即黃水瘡)、膿皮病、濕疹感染等。
[出處] 《小兒外治療法》。
2方
[藥物] 漏蘆45克,生甘草45克,槐白皮45克,五加皮45克,白蘞45克,白芨藜120克。
[制法] 上藥共研粗末,每次用150克、以水8碗,煎至5碗,去藥渣。
[用法] 淋洗爛瘡。用于深部膿皰瘡、下肢丹毒。
[出處] 《醫(yī)宗金鑒》。
3方
[藥物] 雄黃15克,防風15克、荊芥9克,苦參9克。
[制法] 上藥加水2000毫升,煮沸。
[用法] 待溫,洗患處,每日2―3次。用于黃水瘡初起。
[出處] 《華佗神方》。
如不采取隔離措施,不僅可以由患兒直接傳染給健康者,而且健康者接觸到患兒用過的衣服、玩具、毛巾等也有可能被傳染上膿皰瘡。
兒童皮膚比較薄嫩,加之活潑好動,雙手經(jīng)常觸摸泥土、雜物等,沾上化膿性細菌的機會大大增加。一旦皮膚破潰,使手上或皮膚其他處寄生的化膿性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侵入皮膚,便可導致“黃水瘡”發(fā)生。
發(fā)病時,首先在鼻孔、口角處出現(xiàn)紅斑、水瘡,很快變成膿皰,搔抓破后膿液流出,滲出的“黃水”所到之處均可出現(xiàn)同樣膿皰。如不采取隔離措施,不僅可以由患兒直接傳染給健康者,而且健康者接觸到患兒用過的衣服、玩具、毛巾等也有可能被傳染上黃水瘡。夏秋季,黃水瘡常在托幼機構(gòu)流行。為防止其蔓延,一旦發(fā)現(xiàn)黃水瘡患兒,一定要進行隔離治療。
患兒搔破皮損處可導致皮損擴大與自身播散,所以應給患兒剪短指甲,勤洗手,教育其不要亂抓。勤換衣褲,并將換下來的衣物用開水洗燙,日曬干燥。對痱子、蟲咬皮炎、濕疹等瘙癢病也要積極治療,防止搔抓感染后繼發(fā)膿皰瘡。
外用藥的使用是治療的重要手段。使用前應先認真消除掉患處的膿痂及分泌物?刹捎2%龍膽紫藥水,1%孔雀綠藥水外涂,有收斂創(chuàng)面、抗炎作用。還可外涂百多幫軟膏,復方呋喃西林軟膏。病重伴有發(fā)燒者可注射或口服抗生素,如青霉素、紅霉素等。
-
兒童膿皰瘡用什么方法治療我們都知道,處在生長發(fā)育時期的孩子來說,皮膚是很嫩的,所以,皮膚的抵抗疾病的能力是比較差的,很多的疾病會侵入,膿皰瘡就是
-
膿皰瘡的常規(guī)藥物治療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膿皰瘡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皮膚病,這種疾病也是一種能夠給人們的身體帶來很大傷害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因此當人
-
針對兒童膿皰瘡有什么辦法治療在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皮膚疾病中是層出不窮的,我們也很難能夠?qū)@些皮膚疾病進行有效的預防,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應該
-
兒童膿皰瘡有什么辦法治療呢在日常生活當中,大家需要注意膿包疹的出現(xiàn),這是一種非?膳碌募膊,在這種疾病出現(xiàn)之后,會造成皮膚搔癢,而且還會傳染給其他
-
膿包瘡的癥狀表現(xiàn)及其治療方法由于兒童的身體發(fā)育不健全、抵抗力較差,在生活中很容易受到細菌感染,導致膿包瘡的出現(xiàn),而且如果治療不及時,會引起敗血癥等一